社会实践丨文学与传媒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之“家味乡俗,千年传承”(一)

作者: 时间:2025-02-21 点击数:

文学与传媒学院寒假社会实践

“家味乡俗,千年传承”(一)

前言:

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“家味”与“乡俗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寄托,它们是文化传承的纽带,是民族精神的根基。寒假期间,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学子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热爱,积极投身于“家味乡俗,千年传承”社会实践活动,深入挖掘家乡春节习俗,亲身体验传统年俗的魅力,用实际行动让千年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。

2024级汉语言文学(师范类)一班王露媛

1月28日,岁序至此,已至农历的最后一天。写对联,作为春节里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,宛如一支神奇的画笔,在人们心间勾勒出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与深深祝福。除夕这天,王露媛同学与家里的兄弟姐妹们纷纷拿起毛笔,在红彤彤的对联纸上挥毫泼墨。一横一竖,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恩;一撇一捺,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。墨香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,她认为这便是对年味最好的诠释。此外,王露媛同学还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她的新年,她参与了春晚的线上“云录制”,通过这种方式,将新年永远留住,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当零点的钟声响起,我们便踏上了新一年的征程。在她心中春节家味乡俗的千年传承,不仅是文化的延续,更是情感的凝聚。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,她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认识到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。未来,绥院人也应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态度,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,让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2024级数字出版一班石琬翮

春节将家的温暖与乡俗的魅力,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间。除夕夜,石琬翮同学走进厨房,参与到了年夜饭的筹备中,在春节这个特殊时刻,每一道工序都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。她学着长辈的样子,精心挑选新鲜的食材,那些色彩斑斓的蔬菜、鲜嫩的肉类,仿佛都在诉说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。一道道家常菜肴,不仅是家的味道,更是亲情的纽带。

通过此次社会实践,她深刻认识到家味乡俗的珍贵价值,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是历史的沉淀,是情感的寄托。她表示:“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这些传统习俗如同温暖的港湾,让我们在忙碌中找到心灵的慰藉,让漂泊的游子找到归家的方向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让我们携手共进,以实际行动让家味更浓郁,让乡俗更久远,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青年一代的传承中熠熠生辉。”

结语:

文传学子以“家”为原点,以“乡俗”为纽带,在烟火气中触摸文化脉络。在未来,他们也将继续传承传统文化,将“家味”与“乡俗”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茁壮成长,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。

撰稿:孙永莲

排版: 王鑫蕊

版权所有: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院长信箱:gaowenli001@126.com   电话:0455-8301205